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
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资料图】
新时代睢宁先进模范不断涌现,
一件件感人的事迹、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勾勒出他们的初心与担当,
他们像一盏明灯引领着、
照亮着人们前进的脚步、
彰显着榜样的力量。
为此,
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融媒体中心
联合推出系列节目《睢宁榜样》,
引导人们形成崇德尚善、
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让睢宁大地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第九期
我们一起去了解睢宁县三八红旗手
刘秀秀的故事
睢宁县三八红旗手
刘秀秀:让科技助农兴农
在睢宁广袤的田野上,有这样一位农业女科技工作者,她用心用情播撒“智慧农业”的种子,让科技助农兴农,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三八红旗手刘秀秀,聆听她带着泥土芬芳的故事。
“我们判断小麦的倒伏有根倒和茎倒,造成根倒和茎倒的原因不同,其中有一些是可以通过管控解决的,所以我们要科学种植、科学施肥,增强抗倒能力。”近日,记者跟随刘秀秀来到了凌城镇胜利村的田间,她根据苗情给农户们讲解了当下小麦的管理技术。
刘秀秀今年34岁,硕士研究生学历,她是睢宁县农业农村局的一位高级农艺师。作为躬耕田野、汗洒热土的乡村振兴奋斗者,她长期奋战在“三农”工作第一线,不辞劳苦,恪尽职守,用赤诚和汗水传播现代农业科技。
“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大部分工作时间就是在田间地头。比如在小麦的播种期、越冬期、拔节孕穗期,我们会到各个乡镇开展田间课堂。”刘秀秀介绍,眼前的这片田地,就是胜利村的种植大户陈宏尚种植的,从播种时期她们就过来予以指导。
如今大规模的小麦种植,普遍采用机械化操作。而关乎播种质量的药剂拌种、适期、适量、适墒、适深以及播后镇压等工序的科学操作,对后期的收获都有较大影响。
“这几年在县农业农村局作栽站的指导下,小麦亩产由原来的每亩800斤,一跃提升到每亩近1200斤,这就是科学种植带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好处。”在这次的田间课堂中,陈宏尚听得格外认真,他承包的200余亩小麦如今长势良好。陈宏尚告诉记者,以前种地都是粗放管理,种下去就一次性进行施肥,播种量又大。现在他全部按照专家的指导意见,减少播种量,再分阶段施肥,收成大幅提高。
“明年,我也按照专家的指导步骤种,该减量减量,该减肥减肥。”看到陈宏尚今年种植的小麦长势,承包了800余亩小麦的种粮大户乔帅表示心服口服。乔帅介绍,自己田里的播种量是每亩60斤,陈宏尚田里的播种量是每亩30斤,可现在看长势反而是别人家的好。今后他要紧跟着专家团队的指导操作,那样他在减少支出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好的收成。
科学指导并不能一蹴而就,在助农兴农的道路上,刘秀秀深知要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从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到试验研究,再到示范推广,其中离不开多次的实验、分析、研究。
近年来,在刘秀秀的带领下,县农业农村局作栽站引进、示范新品种50余个,取得绿色高质高效技术20余项,累计推广应用390余万亩。通过技术指导培育的凌城小麦示范片亩产创造了淮河以北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新纪录,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在江苏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年度总结评比中荣获全省第一。刘秀秀也先后获得“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2022年度农业农村部农情基点县工作优秀个人,睢宁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我们依托农情监测设备以及一些高科技手段,在相应的时期进行墒情、苗情的监测,因地、因苗、因时技术指导、科学管理,使全县种植户每亩增效达10%。”刘秀秀表示,把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信息、新观念传播给广大农民朋友的责任十分重大,在这条道路上,她会奋勇前行,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为睢宁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一审丨苹果
二审丨付方方三审丨丁科监制丨刘砾
总监制丨鲁晓波
1个1毛,5毛
36小时连轴转的小编
想吃个大鸡腿
全靠大家点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