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说起美食的集大成者,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四个字:“满汉全席。”2004年,徐峥与张庭主演了一部电视剧,讲述神厨张东官如何在清朝的御膳房闯出一番天地,剧名就叫《满汉全席》。人们口耳相传,认为满汉全席代表了清朝最高的待客规格。传说满汉全席融合了满汉两家的饮食精华,山珍海味,无所不全。
那么历史上真正满汉全席到底是什么样的,它又是怎样在清朝出现的,这一切要从清军入关说起。
【资料图】
在清军入关之前,满人对宴席的规格是没有汉人那么讲究的。一般在狩猎之后举行宴会,以兽皮为席,大家围坐在一起,露天野地,席地而餐。《满文档案》中记载了满族贵族们的宴会文化,很少使用桌椅。就连首领请客,也不过是摆十几张桌子,用来放牛羊肉和削肉的刀。
一直到天命七年,为了促进满汉融合,努尔哈赤下了一道谕旨,严禁满人欺压汉人,官府应当一视同仁。这道谕旨使得满汉两族的关系走向了一个好的开始,满汉两族之间的文化也开始相互渗透,其中就包括饮食文化。
1644年,清军入关,清王朝仿制明王朝,在皇宫里设置了一个专管膳食的机构,也就是御膳房。御膳房将满族的饮食结合汉族的特色,做出了独特的清宫菜。满族的宴席文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当时举行的宴会上,已经有了满席和汉席的区别。
《钦定光禄寺则例》中记载,满席分为六个等级,第一等花费最多,一席在八两银子,是清朝待客比较高的规格之一,一般用于统治者身故之后的宴会。第六等花费最少,一席在二两二分银子,主要用于普通的赐宴。汉席则分为五个等级。
努尔哈赤“满汉一家亲”的理念为满汉全席的出现提供了环境,乾隆直接推动了满汉全席的产生。经过康熙和雍正两代的统治,清王朝国泰民安,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乾隆认为这是努尔哈赤奉行的“满汉一家”导致的成果,因此更加尊崇对汉族的绥靖政策,也更加注重实行“满汉一家亲”的理念。满汉全席可以说是绥靖政策的产物。
乾隆在延续先辈“满汉一家”的政策上进一步发展,他推行汉学,编撰《四库全书》,大力推广汉族文化,这其中就包括汉族饮食。另一方面,乾隆年间清朝正值鼎盛时期,乾隆在饮食上也格外的讲究。御膳房的宫人们也多了起来,满族的厨师、汉族的厨师,甚至蒙古族的厨师一批批进入皇宫。加上乾隆多番南巡,对南方菜格外喜欢,淮扬菜系因此进入北京。致使清宫菜中的汉族风味儿越来越浓,进一步促进了满汉菜系的融合。
乾隆本人对吃有很深的研究,他执政时经常出巡,在各个省市都留下了出巡的足迹。而接待乾隆的地方官员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招待乾隆。既要展示出地方的特色,也得让乾隆吃的惯,因此就选择满汉同席的形式。
上行下效,乾隆的餐桌上汉族菜式越来越多,官员和其他满族贵族自然争相效仿。且乾隆时期官宴盛行,大大小小的宴会数不胜数。满族官员宴请汉族官员时,一般会为了迁就客人选择汉族的宴席;而汉族官员宴请满足官员时也是如此,以满族菜为主。但时间一长,总会招来非议,认为满汉均有“忘本”的意味。
官员们为了不得罪汉满两族,也为了堵住悠悠之口,就在宴会上将汉族菜与满族菜结合起来。官员们都这样做,下面的百姓自然会效仿他们的举动,满汉同席渐渐风靡一时。
一般认为满汉全席一共108道菜,但其实满汉全席原本一共有三百多道菜。康熙皇帝过六十六岁的大寿时,曾宴请百官,为汉族与满族特设三天一共六宴。宴席上满汉同席,有三百多道美味佳肴,各种山珍海味汇于一席。这场宴席过后,满汉全席名噪一时。
从选材到制作再到登席,每一步都非常讲究。满汉全席分两席,内席和外席。宫内举行满汉全席时只有皇室成员和有功之臣才能参加;即使是在宫外举行满汉全席,参加的也是一二品的大臣,参加宴会时的着装也非常考究,大臣们需要按照官位品级入场,穿官服佩朝珠。
盛菜的器皿一般是黄铜制成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菜,下层用酒燃着小火。盛汤的餐具则是锡制的,不分上下分内外。内层放汤,外层放沸水,保证菜肴在宴会中一直保持温热。
虽说是满汉全席,代表着满汉一家,但官员们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第一道菜一定是吃满族菜肴,以此表达对清朝统治者的尊敬。进入宴会厅后,乐师们会先奏乐,宾客们坐下后先用点心,等到所有宾客到齐后才会上大菜。满汉全席并不是一道一道上菜,而是一席一席上,整个宴会过程中一共要上四席桌面,俗称“翻桌”。
建国之后满汉全席就很少出现了,1977年日本一家电视台花重金请香港一家酒楼重现满汉全席,这场满汉全席只有民国传下来的108道菜了。筹备工作持续了三个月,一共调动了160多人才制作完成。由于有些菜谱失传,有些食材已经成为了国家保护动物,这场满汉全席与清朝时期的满汉全席相差甚远。
【结语】众人追捧的满汉全席几乎是清王朝待客的最高规格,也是清宫菜的集大成者。它代表的不仅仅是菜,还是清王朝对满汉一体的推崇,以及中国古代宴席文化的顶峰。翻开满汉全席的菜谱,就能看到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钦定光禄寺则例》
《周礼》
《扬州画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