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八卦 > >> 内容页

陈永明:余家沟小记

2023-08-16 11:22:32 来源:个人图书馆-新用户1534Bpiv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余家沟小记

陈永明

地名是一种文化,地形地貌,前面冠以始居者姓氏,皆可成地名。如潘家山、高家梁、林家坡、谭家河、彭家沟、黄家湾、殷家坪、陈家坝……地名形成有历史传承,它较为稳定,不以现在家族势力强大就能改换的了。庚子年立冬前两日,天一直阴沉着,气温低的和这个季节有些不相配。余家沟是大河坝镇的一条普通的小山沟,普通的连过去许多本县人都没听说过,更别说踏访了。余家沟让外界知晓也是近几年的事,皆因沟里走出一位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在本省乃至全国小有名气作家,特别是他出了一本《风过余家沟》的散文集,而这本书散文集在省内外影响颇大。余家沟借白忠德和他的大作名声远播。我们本地几位文学爱好者,与白忠德或有师生缘或因文学成为挚友的人,应大河坝镇政府之邀,和白忠德及他邀请来的十多位外地作家一起去余家沟采风。白忠德为了让我们能够远眺余家沟、大河坝镇街、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的风景与全貌,让镇政府用车把我们送到余家沟后的山梁顶猕猴桃园。他大哥提前砍好了十八根木棍让我们做下山杵路之用,并将顺山梁下来的路上,厚厚一树叶进行了清理。结果白忠德久未走那条山路,把我们带到了更高处,走了一条他小时候砍柴、采野果、跟着长辈打猎,现在几乎被杂草、荆棘荒芜的路。作为像我这种从小在山里生活的人来说,走这种路不是问题,可苦了几位西安来的女士,要让别人牵手一步一顿往下走,一手还杵着一根木棍。路途中遇到两户人家,土墙瓦房的门锁着,门前不大的院坝已长满了野草,房子快倒了,一看已是久未有人居住的样子,听镇上领导说,都搬入建在镇街上的移民点去了。山路陡峭,行走时须小心翼翼,不时有人脚下打滑,跌坐在路上。山坡上农户栽植的山茱萸树,树叶落光了,挂满了树枝头的山茱萸果,红的晶莹剔透,一派丰收的年景,可已过最佳采摘期了,却不曾见到有人来采摘。山茱萸这么好的药材,因市场价格低到连采摘的人工工资都挣不回来,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自生自灭,让人好不怜惜。我摘了一把,忍着酸涩,一颗颗咀嚼了皮肉,吐掉核,心中祈祷,市场价能回到二十年前的一半也好,能让栽植了一坡一坡山茱萸树的村民看到致富的希望。山坡上一片一片碗粗的青㭎树,已成亮脚朳,地上除了树叶,就剩树叶未能覆盖的兰草了,山林已古朴的有点原始森林的感觉了。因一直下坡,我脚上袜子已被脚指头戳出了两个洞,刚坐在一块石头上准备休息,忽然听到下面有狗吠声,白忠德家快到了,便不停步继续走。到了,远远地就见白忠德的大哥和姐姐在房前院子里迎接我们。白忠德家在半沟里山坡上,座北朝南,长七间土墙瓦房,父母年近八旬,身体尚好,耄耋之年的人了,头不昏眼不花,见来了这么多客人,形喜于色,忙着与我们打招呼,找烟倒茶,甚是热情。两位老人听说我是“陈老师”,一人拉住我一只手,久久不丢,激动不已:“经常听我们忠德说起你,他上高中时,你对他关心得很……”白忠德的父亲应我们的要求,大家围坐在院坝,吃着他家自产的蒸红苕,听他讲清朝末年铁瓦寨主呼赞赞的传奇故事。老人有文学情怀,讲得线索清晰,用词准确,绘声绘色。听白忠德说,老人已写50万字的小说文稿,即将付梓。不由的对这样一位农村老人肃然起敬。余家沟里几十户人家,大多搬迁到镇街上的陕南移民点去了,原有的土墙瓦房都显得有些破败,山村凋敝,即将走向消亡。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迁移史,不说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四川填陕西,在近代战争年代,平川、城市向乡村、山区迁移;和平时期,山区向平川、城市迁移;大旱或大疫,也是从人口密集的地方向山区迁移。在现代建设时期,为国家建设而移民他乡的库区移民;为了改变生存和人居环境的陕南移民工程。迁移,是告别生养之地的艰难选择,所谓的故土难离,不管他们主观是多么的不情愿,客观形势所迫,还是得迁移。白忠德的老家,凝聚了两代人心血,修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长七间瓦房,还能在余家沟坚守多久?白家射子孙们还有几人愿在余家沟生活下去?秦岭深处,一个一个像余家沟这样的小山村,再过一二十年可能都不存在了。陈永明,在报刊及网络发表散文作品。出版有散文集《秦岭有情》《秦岭深处》等四部。现居佛坪。
关键词:
分享到: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01-2013 www.9774.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时尚网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954 29 18 82 @qq.com

   粤ICP备18025786号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未经吉中国时尚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